產業界-學界-政府聯合開發協議,旨在利用ERITORAN和E6011相關結論進行COVID-19藥物研發,并啟動非臨床研究活動

在AMED公開招募的項目“開發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的治療藥物”中被采納

 

Eisai Co., Ltd.(總部:東京,首席執行官:內藤晴夫,以下簡稱“Eisai”)近日宣布,公司已與日本的四個研究組織(KAN Research Institute、日本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長崎大學和橫濱市立大學)就“開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疾病(COVID-19)惡化的治療藥物”(授權號:20fk0108255)簽訂了一份聯合研究協議,這是以Eisai為代表研究組織的研究項目之一。該聯合研究項目在日本醫療研究開發機構(AMED)2020財政年度促進新發和重新出現的傳染性疾病創新治療研究和開發業務“開發用于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疾病(COVID-19)的治療藥物”項目的第二次公募中被采納。

在因SARS-CoV-2感染而出現COVID-19的患者中,已報告出現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和隨后出現的多器官衰竭等重癥病例。研究人員假定血管病的形成和加重以及細胞因子風暴*參與了疾病惡化過程,但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基于SARS-CoV-2感染的惡化機制。

在該項合作研究中,將構建SARS-CoV-2感染的非臨床動物模型。此外,將對Eisai發現的TLR(Toll樣受體)4拮抗劑Eritoran和KAN Research Institute(Eisai的研究子公司)發現的抗FKN(fractalkine)抗體E6011進行評估。同時,該項目將促進使用來源于SARS-CoV-2感染患者的臨床樣本進行生物標志物研究。該項合作研究旨在闡明基于SARS-CoV-2感染的COVID-19惡化機制,并開發預防COVID-19惡化的藥物。

在抗擊COVID-19蔓延的過程中,Eisai將基于關心人類健康(hhc)理念,繼續在各國進行治療藥物開發、穩定藥物供應并支持相關活動。

*細胞因子風暴:一種免疫失控狀態,在這種狀態下,發揮激活免疫應答作用的細胞因子的產生變得無法控制,進而釋放出大量細胞因子。

?

[編者注]

1.TLR4和Eritoran(E5564)簡介

TLR(Toll樣受體)是先天免疫系統的受體,并可識別病原體的特定分子結構。研究認為,由TLR啟動激活的先天免疫系統在消除病原體、引起炎癥反應或抗病毒反應中起關鍵作用。TLR4是TLR(構成各種受體家族)家族中的一員,可被細菌釋放的脂多糖等內毒素激活。Eritoran是Eisai公司內部通過天然產物有機合成技術發現并開發的TLR4拮抗劑。它是類脂A的結構類似物,類脂A是內毒素的活性藥效成分。在14項臨床研究(包括一項在重度膿毒癥中進行的大型III期隨機試驗)中,既往觀察到該抗結劑具有耐受良好的安全性特征。在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模型中,Eritoran具有抑制細胞因子產生和改善全身狀況的作用1。預期可通過抑制TLR4的激活來抑制COVID-192,3引起的炎癥和惡化;TLR4是引起細胞因子風暴的各種細胞因子基因表達信號傳遞的最上游。

在中度COVID-19住院患者的國際試驗REMAP-COVID中,已選擇Eritoran作為候選治療藥物。

?

2.FKN和E6011簡介

FKN(fractalkine)是一種具有細胞遷移調節和細胞粘附雙重功能的趨化因子,在炎癥過程中誘導血管內皮細胞。FKN受體(CX3CR1)主要在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和殺傷淋巴細胞中選擇性表達,在將相關細胞高效募集到炎癥部位方面起關鍵作用。有意見認為,FKN-CX3CR1系統與多種慢性炎癥性疾病有關,包括炎癥性腸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肝臟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動脈硬化、皮膚病等。E6011是由KAN Research Institute, Inc.(Eisai的研究子公司)開發的世界首個人源化抗FKN單克隆抗體,與現有細胞因子治療不同,E6011具有新作用機制,即通過中和fractalkine(FKN)活性來抑制細胞侵襲。目前,EA pharma Co., Ltd.(Eisai的胃腸疾病子公司)正在克羅恩病患者中開展一項II期臨床試驗。E6011可抑制CD16+單核細胞(CX3CR1高表達的細胞群,對局部炎癥反應起重要作用)與血管內皮細胞緊密結合4。因此,預期E6011可抑制COVID-19中的血管病變的發生和惡化5

1?KA Shirey et al.,?Nature.2013?May 23; 497(7450):498-502
2?P Mehta et al.,?The Lancet?2020; 395: 1033-1034
3?C Huang et al.,?The Lancet?2020; 395: 497-506
4?Y Kuboi et al.,?Int Immunol.?2019?Apr 26;31(5):357
5?H Li et al.,?The Lancet?2020; 395: 1517-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