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和衛材簽訂了關于在東盟四國開發和上市膀胱過度活動癥治療藥物Vibegron的許可協議

杏林藥業株式會社(總部:東京千代田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higeru Ogihara,以下簡稱“杏林”)是杏林股份有限公司(總部:東京千代田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Yutaka Ogihara)的子公司,與衛材株式會社(總部:東京文京區,首席執行官:內藤晴夫,以下簡稱“衛材”)簽訂了在四個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文萊)開發和分銷膀胱過度活動癥治療藥物Vibegron的許可協議。基于此協議,衛材將獲得由杏林授予的該藥物在上述4個國家的獨家開發和上市權,并負責遞交該藥物的新藥申請。

膀胱過度活動癥(OAB)是一組以尿急為特征的泌尿系統癥狀的名稱,通常伴有日間尿頻和/或夜尿癥,在某些情況下還伴有急迫性尿失禁。OAB對患者的健康相關QOL(生活質量)有不利影響,干擾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因擔心OAB導致經常上廁所而無法外出,以及降低睡眠質量。

該藥是一種新型β3-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每日一次給藥,選擇性作用于膀胱中的β3受體,松弛膀胱,增強尿液收集,從而改善OAB引起的尿急、尿頻和急迫性尿失禁癥狀。

杏林通過早期將該藥物打入日本市場,為改善OAB患者的生活質量做出了貢獻。簽訂本協議表示,杏林現在將與衛材合作,在許可區域授予代理權,促進其國際業務擴展。

衛材正在努力確定和滿足許可區域內各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并將繼續積極擴大和豐富其戰略產品組合,以滿足該地區的需求。

2009年9月,杏林與衛材簽訂了在亞洲開發和上市由杏林發現和開發的膀胱過度活動癥治療藥物Uritos?片劑(通用名:咪達那新)的許可協議,截至今天,衛材已在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銷售Uritos。除Uritos外,兩家公司還通過開發和商業化Vibegron為患者提供OAB的新治療選擇,并為改善生活質量和增加OAB患者獲益做出進一步貢獻。

 

媒體咨詢

杏林藥業株式會社

公司策劃部

電話:+81-(0)3-3525-4707

 

衛材株式會社

公共關系部

電話:+81-(0)3-3817-5120

 

<編者注>
1.關于杏林藥業株式會社

杏林正在努力提高其在特定領域的地位,并在全球范圍內研發新藥,其目標是成為一個獲得社會認可并獲得患者和醫務人員信任的制藥生產商。在銷售方面,杏林正在加強FC(消費者特許)策略,該策略側重于患者,尤其是呼吸、耳鼻喉科和泌尿科患者。在藥物發現方面,杏林正在開展新藥研發活動,如促進選擇和集中、致力于開發多層次項目、積極探索和設置外部藥物發現主題。

欲了解更多關于杏林藥業株式會社的信息,請訪問https://www.kyorin-pharm.co.jp/en/。

 

2.關于衛材株式會社

衛材株式會社將企業使命定義為“將患者及其家屬的利益放在首位,為提升其福祉做出貢獻”,公司將這種使命稱為關心人類健康(hhc)理念。本公司擁有近10,000名雇員,遍布于全球各地的研發機構、生產基地和營銷子公司。我們致力于為醫療需求亟需滿足的疾病提供創新藥物產品,尤其是神經系統疾病和腫瘤治療領域的藥物,以實現我們的hhc理念。作為一家全球性的制藥公司,我們通過與關鍵利益相關者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增加藥物的可及性,從而將我們的造福于患者的使命延伸至全世界的患者。

欲了解更多關于衛材株式會社的信息,請訪問https://www.eisai.com。

 

3.關于Vibegron

Vibegron由MSD發現,每日一次口服可用于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OAB),能夠選擇性作用于膀胱的β3-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Vibegron能夠選擇性作用于膀胱的β3受體,并通過增強去甲腎上腺素在儲尿期的膀胱舒張作用而增加膀胱容量,從而緩解OAB引起的尿急、尿頻和急迫性尿失禁癥狀。杏林已獲得了由MSD授予的該藥物在日本(2014年7月)和亞洲*(2017年4月)的開發、生產和上市的專有權。在日本,杏林和Kissei根據截至2016年3月簽訂的共同開發和共同上市協議,在當地共同開發了該藥物。2018年11月起,兩家公司聯合上市該藥物,產品名稱為“Beova?片劑50 mg”。

*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東盟10個成員國

 

4.膀胱過度活動癥(OAB)

OAB是一種泌尿系統疾病,難以將尿液聚集在膀胱內。其主要癥狀為尿急,常伴有尿頻和夜尿癥,在某些情況下伴有急迫性尿失禁。OAB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患者因擔心上廁所而不出門,夜間睡眠不足,或日常活動受到限制,這些可能導致生活質量顯著降低。

一般說來,在年齡越大的人群中,OAB患者的總數越大。在亞洲,盡管患者的實際數量未知,但據報告,在18歲以上成人中,29.9%的男性和34.7%的女性出現了某種形式的OAB1。

 

1. J Med Assoc Thai.2007; 90 (11): 2316-20